分卷阅读276
,反而更叫人放心。何况监察院只有司法权,而立法权仍旧在议会,这就让很多人安心了。至此,大楚君主立宪,军政分离,三权分立的整体框架制度彻底奠定。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意识到,皇室在掌控监察院,装备部与皇家科学院的情况下,仍旧能够悄无声息地对这个国家施加影响,只不过这种影响,由直接转为间接,由明面转入暗中,不再受到大多数人的关注。因为这一点,一部分历史学家相信,顺宁帝或许早在执政之初就已经对此作出了规划,并且按照三个孩子的兴趣爱好,刻意朝三个方向培养他们,而不是在无奈的情况下才作出妥协与退让。这位千古一帝的眼光,或许已经跨越时空,看到了千年之后。☆、番外二西亭先生顺宁二十年,九月。为了与国家的抡才大典错开时间,皇家科学院的招生考试是在秋季进行的,一年一次,一次仅取十人左右。但正因为名额有限,才叫人更加趋之若鹜。皇家科学院的体系独立于科举考试之外,在这里跟着前辈师长们读书三年,精研科学至理。三年之后,考核通过,则会按照各人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不同,被吸纳到不同的实验室。若是本人足够出色,而且研究方向并无师长引领,甚至可以申请单独开设实验室。这里有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师长,最先进的设备,最宽容的学风,对于全天下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学子而言,不啻于是天堂般的存在。就算三年学满,不想留在这里,出去之后不管是参加杂科科举考试入仕,还是挂靠在豪商富贾名下的实验室里,都非常有前途。毕竟,各种科技产品备受追捧,从朝廷到民间都十分重视。与其他人不一样,齐云景早就定下将来会接手家里的工坊,到皇家科学院就读,不过是为了镀金,以及将来能够更好地经营工坊,不至于被下面的人欺瞒哄骗。当然,也是因为他本人对这些东西着实感兴趣,而现在家中父亲尚年富力强,不需要他帮衬,也由得他胡闹。即便是在科学技术出现了十多年之后的今天,大多数普通百姓对它还是半通不通。所以真正敢到皇家科学院报名参考的人数并不算多,大多数人会先购买历年考题私下做一遍,以确定自己的水平。至少要能拿到六十分以上,才会前来。但考生人数还是超过了三百人。三十取一的概率,叫齐云景十分担忧。好在他是幸运的,今年的考题之中有好几个他感兴趣的,之前也研究过,顺利完成,总算是卡在及格线上,被取中了。齐云景此前一直住在江南,对于皇家科学院的事,全都是从上了解,只知道各种最新的研究成果,对于内部的八卦消息,就不甚了了了。所以直到入学之后,他才知道,原来这一批学子并非只有他们十人,而是三十人。另外二十人都是宗室子弟,并不与他们一同录取。一开始听说这个消息,齐云景心下免不得有些不忿,觉得皇家科学院是刻意将更多名额留给自己人。待得开始上课之后,才惊讶地发现,出身宗室的同窗们,进度竟比自己快了不知多少。他要跟上师长们的讲课进度十分艰难,人家却已经能在课堂上侃侃而谈,有自己的见解了。直到听同窗八卦,原来宗室子弟的考题难度比他们更大。还有人借了考卷来,众人一做,立刻叹服。后来才知道,其实宗室子弟间的竞争更大。毕竟宗室人口已有数万,虽然这两年在朝廷的控制下已经有所减缓,但适龄学子的数量却居高不下。而他们自幼就受这方面的教育和熏陶,基础更扎实,知识面更广,进度自然也更快。若是同等条件下考试,民间学子根本比不过。若说偏向,皇家科学院实是在偏向他们这些人,自己之前那些揣度,实在是羞惭煞人。据说,从前考试并不分开,所有人混杂在一起考。每年能考入的民间学子往往只有三五个,甚至有一年全军覆没。后来是西亭先生认为,若是科学院里只有宗室子弟,不引入新鲜血液,不利于众人的发展,才有了如今的分开考试和录取。西亭先生,是齐云景最喜欢的一位师长。在皇家科学院一干年轻的讲师之中,他的年纪相对更大一些,却并不蓄须,文质彬彬,儒雅端方,在任何人看来,都该是悠游林下,诗酒茶花的隐逸之人,叫人一见顿生倾慕之心。但事实上,他的科学水平,却也同样远超所有人。皇家科学院开设的十几门课程之中,有四五门是由他来讲。至于他们学习所用的书籍,则大半都有他参与编写。他的夫人同样是皇家科学院的讲师,自己独自带着一班宗室出身的女孩,年纪大小不一,是个典型的传统复式班,与如今流行的标准教育截然不同。所谓复式班,就是学生年龄大小不同,学习进度不一,但却求学于同一个老师门下,如孔夫子七十二弟子那般。民间的蒙学大多如此,但成规模的书院,便会按照学生的课程进度,将相近的安排在一个班级,方便教导。后来推广的通识教育,更是将这一点做到了极致,成为如今的潮流。因为这个缘故,女学生们与齐云景等人并不在一处上课,只偶尔从这边抽调讲师过去指点。据前些年入学的前辈们说,等这些女孩子学满,考核通过,便会被聘请为讲师,届时皇家科学院也会对外招聘女学生。齐云景从江南来,那边女子因为丝织业的缘故,历来就有女子当家的风俗,这些年来,随着手工业发展,织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,很多织娘的收入比做苦工的男子高得多,这种风气便越发严重。等到朝廷设立女户,推行,女子的腰杆就更硬了,竟是西风压倒东风,叫许多男子大气都不敢出。所以如今江南,不重生男重生女,女儿家的教养,有时比男孩还精心些。习惯了这样的风气,对开女学之事,齐云景是乐见其成的,并不像前辈们那般忧虑。他甚至写信回家,将此事告知了父母和meimei,预备过几年meimei长大些,也叫她上京报考。因了这个缘故,齐云景私心里对西亭先生十分亲近,有事没事就总往人家跟前凑,做做端